提起南極洲,人們往往聯想到的是冰天雪地、嚴寒氣候與企鵝棲息。然而,科學研究卻揭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實——約九千萬年前的南極洲,竟然並非一片冰封大陸,而是溫暖濕潤的熱帶雨林。
化石的驚人發現

2017 年,德國與英國的科學家在西南極冰層下方,鑽取出沉積層樣本。研究人員發現,其中保留了大量根系結構與花粉化石。這些證據顯示,當時的南極洲並非荒蕪,而是存在茂密的森林,生態環境與現今亞馬遜雨林相近。
過去的氣候條件

根據分析,南極洲在約九千萬年前屬於中生代白堊紀時期。當時的地球二氧化碳濃度遠高於現今,大氣層內積聚的溫室效應使氣溫顯著升高。即使位處極地,南極洲的平均氣溫仍可達攝氏 12 度,足以支持雨林繁盛生長。
恐龍或曾棲息

由於化石證據中顯示出完整的森林系統,科學家推測,恐龍極有可能曾在南極洲生活。這亦打破了人們對「恐龍僅存在於溫暖地帶」的固有印象,說明牠們的分布比想像中更廣。
啟示與意義

這一發現不僅顛覆了人類對南極洲的想像,也提醒我們地球氣候的變化幅度極大。今日的冰封大陸,曾經是生機勃勃的森林;而氣候變化的速度與規模,亦讓科學家對當前的全球暖化問題更為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