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及「健康飲食」,多數人往往首先聯想到藍莓、牛油果或燕麥等廣為宣傳的「超級食物」。然而,於日常飲食文化之中,尚有不少低調而少為人知的食材,雖未成為潮流標籤,卻同樣富含珍貴的營養價值。這些食材既平實常見,卻往往被忽視,甚至有人稱之為「隱藏版的超級食物」。若能將其巧妙地融入日常膳食,不僅能豐富口味,更能補充意想不到的健康益處。
海帶:礦物質寶庫

海帶在亞洲料理中十分常見,但於西方飲食文化中卻屬冷門。它含有大量碘元素,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重要營養素,並富含膳食纖維、鈣、鎂及鐵質。更有研究指出,海帶中的藻酸鹽能幫助降低膽固醇水平,是具代表性的高營養海洋食材。
扁豆:平價卻超級營養

扁豆於中東及印度料理中相當普及,但在香港日常飲食中卻較少出現。它富含植物蛋白、膳食纖維、葉酸及鐵質,對於素食者而言是理想的營養來源。值得注意的是,扁豆的升糖指數偏低,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,兼具健康與實惠。
苔麩(Teff):迷你穀物巨人

苔麩是源自衣索比亞的一種古老穀物,雖在亞洲市場罕見,卻被譽為「營養寶庫」。它含有極高比例的蛋白質與膳食纖維,並富含鐵、鈣及多種必需氨基酸。由於苔麩不含麩質,對麩質敏感人士而言尤為適合。當地人傳統上以苔麩製作發酵薄餅「Injera」,此食材既承載營養價值,亦具備文化意義。
虎堅果(Tiger nuts):名字雖奇,卻非堅果

雖名為「虎堅果」,但實際上它是一種地下莖塊。其外形酷似小型堅果,口感香甜。其最突出的特點在於富含抗性澱粉,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繁殖,從而改善腸道健康。早在數千年前,古埃及人已將虎堅果視為滋養食材,而在西班牙更會將其製作成著名飲品「虎堅果奶」(Horchata de Chufa),至今仍深受當地人喜愛。
雪耳(白木耳):植物界的「膠原蛋白」

雪耳於中國料理與藥膳中極為常見,但在西方國家卻屬少見食材。它富含植物性膠質與多醣體,被視為具有潤膚養顏、增強免疫力的功效。現代營養學亦證實,雪耳的膳食纖維含量極高,對維護腸道健康甚有裨益,因此素有「植物界膠原蛋白」之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