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試過在餐廳面對琳琅滿目的菜單,最終還是點回那道熟悉的「安全選擇」?其實,這並非懶惰,而是人類大腦的一種節能機制。
預設模式網絡:大腦的省電功能

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「預設模式網絡」(Default Mode Network, DMN)。這是一組在我們處於放空、發呆、或沒有專注於外界任務時仍然活躍的大腦區域。當人們遇到太多選擇,感到決策疲勞時,大腦會傾向啟動這一網絡,轉向熟悉的路徑或選項,以減少能量消耗。

這亦解釋了為何人類傾向依賴「慣性選擇」,例如每天走同一條路上班、點同一款咖啡,甚至在社交互動中說出相同的客套語。大腦以效率為先,選擇熟悉選項比重新評估更省時省力。
決策疲勞的真實存在

研究指出,人腦每天平均要作出超過35,000個決定。從穿衣到飲食、從工作分配到社交應對,每一項選擇都在悄悄耗損我們的腦力。當大腦資源開始枯竭,就會自動啟動「預設模式」,以便延長思考效率。這種現象亦是行為經濟學中「選擇超載」(choice overload)現象的神經基礎。
可善用也可突破

雖然「預設模式」有助我們節省心力,但長期依賴也會讓人陷入慣性思維,缺乏創意。若能在意識到「預設選擇」之際,刻意嘗試新的路徑與選擇,有助活化大腦,提升認知彈性與創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