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蝸牛(Escargots)也稱法式田螺,在法國又稱作「勃根地蝸牛(Escargots de Bourgogne)」,蝸牛經過精心料理,體現了法國的優雅烹飪和傳統技藝,是法國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色之一。對於這道令人既想嘗試卻又害怕的美食,大家別被它的外殼嚇退,這顆藏滿故事的「小螺肉」,實則是呈現法國人對飲食嘅態度。
蝸牛的「逆襲史」
因戰爭而出現

拿破侖戰爭時,拿破侖借道西班牙攻葡萄牙並企圖佔領西班牙,打到加泰隆尼亞遇阻,雙方膠著且糧草中斷。此時正值當地蝸牛盛產,加泰隆尼亞士兵以蝸牛為食,法軍效仿。戰後,加泰隆尼亞人繁殖蝸牛,節日加入蝸牛大餐;拿破侖軍隊將蝸牛料理帶回法國,發揚烹煮方式,“焗蝸牛”成為世界名菜。
皇室的用心設計

法式焗蝸牛的濃郁醇香,邂逅蒜香麵包的酥脆溫柔,一場舌尖上的法式浪漫就此開啓。
法國中部勃根第地區傳統菜餚有勃根第蝸牛,後因發展出其他食物,食用蝸牛的情況減少。1814年,法國塔利朗親王與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在勃根地一家餐廳共進午餐,臨近店休時廚師安托萬·卡雷姆食材所剩無幾。他在後花園看到蝸牛後靈機一動,製作出當地久未流行的勃根第蝸牛料理,受到沙皇喜愛,沙皇將其帶回俄羅斯,這道料理也因此在法國流傳開來,成為經典菜式。
蝸牛的法國哲學

蝸牛的緩慢也被視為「慢生活」的象徵,這與法國人追求優雅生活的態度不謀而合。下一次當牛油蒜香鑽入鼻腔時,不妨放下顧慮,用叉尖挑起那顆彈嫩的蝸牛肉,讓味蕾穿越到塞納河畔的黃昏。畢竟,連沙皇都為之傾倒的美味,怎會辜負你的期待?
Bon appétit!(祝你好胃口!)
延伸閱讀:
香水不是用來掩蓋體味?|關於香水的歷史與氣味科學,你知道多少?